发布时间:2025-11-04

校长王耀献致辞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致辞

会议现场

专家报告

圆桌会议
本网讯(文/张明远 图/学校会务组)2025年11月2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产教研融合大会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隆重举行。大会以“融汇产教研,聚势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知名企业及国际嘉宾,共商中医药守正创新大计,探讨产教研融合发展思路。开幕式由我校校长王耀献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分别致辞,共同为大会启幕。
战略携手:开启协同发展新格局。开幕式上,我校举行了一系列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质性举措。在战略合作层面,聚焦中医药基因组学、新药研发、道地药材开发等重点领域,我校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学校为11家捐赠企业代表颁发捐赠证书,并与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固生堂(广州)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捐赠协议。随后,学校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校企研究院正式揭牌。开幕式上还对《2025年度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国家医学中心类)》申报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
区域联动:启动产教研融合共同体。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中部六省高校产教研融合联合体”正式启动。该联合体由我校联合湖北、山西、湖南、安徽、江西中部五省的中医药高校共同发起,旨在推动区域中医药高等教育与产业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随后举行的首场圆桌会议以“高校策源·产业驱动——中医药大学产教研协同创新路径讨论”为主题,六省中医药大学领导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分享各校在产教研融合方面的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
智汇前沿:把脉产业未来新趋势。主论坛环节智慧交融、异彩纷呈。国家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军宁以《如何定义中药创新发展之未来?》为题,深刻阐释中药创新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发展方向,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理清了发展思路。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文才在《全方位深化监管改革 全链条支持产业发展 为中医药强省建设贡献药监力量》报告中,系统介绍药品监管部门在审评审批、标准制定与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改革举措,为中医药强省建设提供了详细的政策导航。岐黄学者、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杨明教授以《产教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路径与实践》为题,分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为推动产教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使命担当:引领五链融合新实践。王耀献教授在《推动产教研深度融合 促进豫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中,系统剖析了豫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表示学校将聚焦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核心需求,通过深化产教研融合,切实发挥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中的凝聚与引领作用,深度激发融合创新活力,主动融入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与战略支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政企对话:凝聚产业升级新共识。第二场圆桌会议聚焦“产业提质·智造升级——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河南省教育厅、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信厅等政府部门领导与知名企业家代表围绕产业结构优化、智能制造升级等话题,从政策引导、技术融合与企业实践等多维度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讨中医药产业在质量标准提升、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协同中的现实路径与未来方向。讨论聚焦如何通过政企协同进一步促进产教研融合,推动中医药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中医药产业体系凝聚广泛共识。
国际视野:开辟一带一路新境界。大会特设“一带一路,国际中医药产业生态共建”圆桌会议,将中医药国际化议题推向深入。会议汇聚了法国、埃及、马来西亚等国际学者,以及步长制药、昆药集团、仲景宛西制药等企业代表,嘉宾们围绕标准互认、科研合作、文化融合等关键挑战,分享中医药在马来西亚、法国、埃及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推广经验与前沿思考,为中医药从“走出去”到“融进去”提供富有建设性的国际视角与实践方案。
搭台赋能:探索双链融合新举措。大会同步举办产教研融合成果展示与秋季毕业生双选会,构建“成果展示—人才对接”一体化平台。成果展示区集中呈现学校与合作企业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成果。双选会吸引200余家优质用人单位,提供涵盖临床、研发、生产、营销等多个领域的就业岗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展望未来:共启协同创新新篇章。本次大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示了我校在产教研融合领域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站在“十五五”规划新的历史起点,我校将继续秉持开放协同的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共同谱写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编辑 陈晓辉;审核 赵振营)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56号
邮编:450046
社会合作邮箱:shehuihezuo@163.com
©2025 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友合作办公室
公众号